星体运动与天文观测中如何选取参考系?
人类生活在地球表面,早期的天文观测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后来人们知道了地球在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于是有了地心和日心参考系。
什么是一天、一个月、一年?什么是阳历、阴历、农历?其实这些都与参考系有关。
一、早期人们都以地面为参考系
人类自古就生活在地球表面,古代尚处于“地心说”时代,那时人们还不知道地球是球体,“天圆地方”代表着那时人们对天地的认识。早期人们都以为自己所处的地面是不动的,不自觉地都选择地面参考系,那时的天文观测也都以地面为参考系,确切地说,是以观察者自己所在的那一小块地面为参考系。人们看到太阳、月亮和所有的星辰都是东升西落,人们定义从日中(中午 12 点时刻)到下次日中为一天,从月圆到下次月圆为一个月,从日照最长到下次日照最长为一年。以太阳绕地球的运动周期为基础的历法,称为阳历,现在使用的公历就是阳历;以看到的月亮形状的变化周期(月相)为基础的历法,称为阴历;我们的农历有人称为阴历,其实它是阴阳历,即以月相计月,大月 30 天,小月 29 天,但仍以太阳计年,因此有着非常复杂的闰月安排,一般不易掌握。
人们把看到的相对位置不变的星星称为恒星。我们肉哏观测恒星,是分不出远近的,因此看到的星空是一张平面图。把众多的恒星的相对位置都画到一张图上,就像悬挂在天顶上的一张球面图,称为天球。天球上的星图是人类视觉观察到的恒星的位置在天球上的投影。太阳一年中在天球中的位置连线是一条闭合曲线,称为黄道。把黄道分为二十四份,即为二十四节气。
还有一些星星在天球中的位置不固定,在不断变化,称为行星,如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
所有这些,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观测结果。
现在人们已经明白,宇宙里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我们居住的地球一方面在自转,另一方面围绕太阳在公转,而太阳则带领着太阳系众多行星和卫星一起绕银河系中心转动,银河系也并非静止……因此宇宙没有中心。
当我们讨论地球自转时,是以地心为参考系的,简称地心系。当我们讨论地球公转时,是以太阳中心为参考系的,简称日心系。
二、一昼夜时间里地球自转多少度?
一般人的回答是 360°。但仔细思考,却发现有问题:我们定义一天的时间是从地面参考系出发的,即以某次太阳到达上中天位置到下次太阳到达上中天位置为一天,而在这一天时间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也在进行,转过的角度大约为 1°(精确点说,为每天 3600 / 365.25,即 0.985 626° / 天),图 1 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并且自转的示意图,图中画出的那条经线是地球上中午 12 时所对应的,即从该位置看,太阳处于上中天位置,经过一昼夜时间,地球绕太阳转过了角度 θ(为了明显,图中有意把角度 θ 放大了),地球上标注的那条经线绕地轴转过了一周另加 θ,即实际转过了约 361°。有一句广告词,“361 度,多一度热爱。”从物理角度说,改为“361 度,24 小时全热爱。”似乎更为贴切。
地球自转的周期 T 应该稍小于 24 h,计算一下:
T自转 = 24 h÷(1 + \(\frac{1}{{365.25}}\))= 23.934 471 h,即为 23 小时 56 分 4.1 秒。
图 2 所示是太阳、地球与月球三者关系的示意图。某时刻日、地、月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地球居中,这时看到的是满月,即月圆时刻(如果月球在图示的这个平面上,将出现月全食或月环食,而一般情况下它们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因此地面上的人看到的是满月)。经过农历一个月时间,地球绕太阳公转转过了 θ 角,再次出现满月,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转过一整圈另加 θ 角,θ 角的数值大约是圆周角的 \(\frac{1}{{12}}\),即 θ ≈ \(\frac{{360^\circ }}{{12}}\) = 30°,因此,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 27.3 天,而从满月到下次满月,即农历一个月的时间约为 29.5 天,这就是农历大月 30 天、小月 29 天的原因。
三、地球静止卫星对谁静止?
在赤道平面上空与地球自转相同角速度运转的卫星,称为地球静止卫星,这仍是在地面参考系中说的,即地面上的人看来,该卫星是静止在高空的。
在我们要定量计算该卫星的轨道高度时,必须改换为地心参考系,这是因为我们必须从受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入手,即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而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卫星绕地球转动,运动轨迹是圆形,运动的空间范围很大,地面参考系已经不能再视为惯性参考系,而地心参考系可视为近似程度很高的惯性参考系。因此需选择地心参考系,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设该卫星圆形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 h,地球半径为 R,地球质量为 M,卫星质量为 m,地球自转角速度为 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G \(\frac{{Mm}}{{{{(R + r)}^2}}}\) = mω2(R + h),解得
\[h = \sqrt[3]{{\frac{{GM}}{{{\omega ^2}}}}} - R\]
代入相应数据可得 h ≈ 3.6×104 km。
要注意的是,在地心参考系中,该卫星并非静止,而是做圆周运动,它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相同,运动方向及运动的角速度都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即 ω = \(\frac{{2\pi }}{T}\),T 为地球自转的周期,它等于 23 h 56 min 4.1 s,我们用 T = 24 h 进行计算只是一种近似,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例如解答物理习题)是可以的,而在需要精确计算时是不允许这样近似的,例如,卫星设计师在计算卫星的运行情况时,如果按 T = 24 h 进行,那么卫星每天将偏离大约 1°,这样就不是“静止卫星”了。
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宇宙速度的计算,具体推导计算过程如下:
(1)第一宇宙速度 v1,即在低地轨道上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速度
设地球半径为 R,卫星质量为 m,由于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与地球半径相比较很小,粗略计算时可以忽略而认为轨道半径就等于 R,把地球对卫星的引力近似看作它的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 m\frac{{v_1^2}}{R}\]
解得 v1 = \(\sqrt {gR} \) ≈ 7.9 km/s。
(2)第二宇宙速度 v2,即能脱离地球引力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设地球质量为 M,半径为 R,卫星质量为 m,设发射卫星的过程分两步:①用火箭把卫星从地面发射场加速到 v2;②卫星靠惯性继续飞行,直到距离地球无穷远处。在这个过程中,需克服地球引力做功,所做的功等于它增加的引力势能,根据动能定理,极限情况是
\[W = - G\frac{{Mm}}{R} = 0 - \frac{1}{2}mv_2^2\]
解出 v2 = \(\sqrt {\frac{{2GM}}{R}} \) ≈ 11.2 km/s。
(3)第三宇宙速度 v3,即能脱离太阳引力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如果从太阳表面发射卫星,使它能脱离太阳的引力,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为 v对日,与上面推导第二宇宙速度的理由相同,v对日 = \(\sqrt {\frac{{2G{M_日}}}{{{R_日}}}} \) ≈ 42.2 km/s。
现在是在地球表面发射,由于地球已有绕太阳公转的速度 v地对日 = 29.8 km/s,因此在地球表面发射能脱离太阳引力所需的对地心的速度 vʹ =(42.2 − 29.8)km/s = 12.4 km/s。
根据动能定理,卫星需克服地球引力做功
\[W = - G\frac{{Mm}}{R} = \frac{1}{2}m{{v'}^2} - \frac{1}{2}mv_3^2\]
解得 v3 = \(\sqrt {\frac{{2GM}}{R} + {{v'}^2}} \) ≈ \(\sqrt {{{11.2}^2} + {{12.4}^2}} \) km/ s ≈ 16.7 km/s。
不难看出,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应用了牛顿第二定律,推导第二宇宙速度应用了动能定理,而牛顿运动定律以及由它推导得出的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都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对于发射卫星这类空间范围较大、经历时间较长的过程,地面参考系不是惯性参考系,地心参考系才是近似程度较好的惯性参考系。推导第三宇宙速度的过程中,由于要脱离太阳的引力范围,所以要选择日心参考系计算在太阳表面友射所需的速度 v对日,但最终仍要转换到地心参考系上来分析。因此,得出的三个宇宙速度都是相对地心的速度。
文件下载(已下载 9 次)发布时间:2024/7/21 下午12:00:22 阅读次数: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