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信息教研组工作小结

2005学年在我校各项改革措施中,引人注目的亮点是成立年级部,任命年级部主管教学工作的副主任。新的行政构架和运作方式也促使我们去学习和思考学校的管理,组室的管理。结合学习的体会和本学期教研组工作,做一个小结。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总结交流教学中的经验教训,研究学法指导,落实教学计划,指导教学工作。一般而言,它不涉及班级工作,不涉及其他学科的教学与协凋。教研组的特点是:直接面向师生,植根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学校,对师生负责,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全过程负责,同时接受教学管理处的领导;担负着“教书”和“育人”两方面的工作和责任。

一、常规工作和教研组建设

常规到位。即常规工作管理到位,这是教研组建设的生命。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常规管理,在教研组方面,应以落实规范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后进生等教学环节为主制定制度。

本学期,将构思多年的“上海市第八中学物理作业规范”讨论定稿成文,并从高一年级开始推行,取得较好效果,并从学生作业中选出一批优秀作业展示。

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抓备课组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学习二期课改新理念,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测验考试命题方法和习惯,物理竞赛辅导研究,课堂例题设计和讲解方式等主题。

本学期还观摩了市八初级中学物理教研组初三备课组的公开备课活动,作为我校代表,还对备课活动进行了点评。组长会议时观摩了我校语文教研组高一备课组的公开备课活动。“公开备课活动”这种新的教学研究展示形式,给我们很大启发。

二、教学工作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研组建设永恒的主题。

首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提高质量的根本。第一,有计划、系统地组织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研究中的最新成果,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更新衡量学生的标准,抛弃“标准=成绩=分数”的判断思维方法,使教师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第二,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要引导教师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主观上是否愿意面向全体学生,反映在备课设计、学法指导、班组组织上。二是客观上能否吸引住全体学生,体现在课堂气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等方面。第三,要从措施上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与管理中采取积极方法,面对那些“基础差一点,反映慢一点,好习惯少一点,问题多一点,分数低一点”的学生。

其次,抓住课堂教学中“两个规范”是提高质量的关键。即规范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要从“小事”的规范做起,如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一道习题的订正等;要从习以为常的不规范的行为改起。规范教学行为以减轻学生负担,规范学习行为以加强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再次,教研组根据各自特点,组织教师对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与管理中的基本功进行一招一式的锤炼,将基本技巧和方法在运用中创新,这是提高质量的保证。

当教研组建设导引教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时,课堂教学就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施展,学生的思维活动将更加主动、活泼,“两组”建设也将生机勃勃。

高一年级,教师以《导学与测试 物理》、《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物理》为日常教学参考。力求在试点推行新教材时,注意吸取保留其他教材的优势和精华。备课组从其它试点学校要来大量参考资料,供自己备课活动参考。

高二年级,仍然以物理选修课为抓手,在选修课开始之际就强调管理和纪律,让高二年级的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选修课的重要性。选修课开始之前就把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定下来,使每一位教师都清楚,都有章可循。但是本学期选修课次数较少,经常中断,相当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与上面几届学生相比,学生更加轻视选修课,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高三年级,本学期进行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每一个章节均有一套概念复习提纲,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和知识体系复习。此复习提纲也称为学案。本学期修订了《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磁场》复习提纲。第一轮复习的主要参考书是《全国名牌大学附中升学经典习题》,复习课的例题,学生作业基本来自此书。《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与训练》作为补充。这两本参考书的题目可以很好地配合复习提纲,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达到第一轮复习目标。第一轮复习基本上每两周一个章节,每一个复习章节结束安排一次单元测验。本学期《电场》、《稳恒电流》、《磁场》重新命题,月考试卷也是新命题,这些工作更新了高三试题题库。在学期结束前的《电磁感应》章节复习中,编写了两套《电磁感应基本例题习题》,分别是《切割磁力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磁场变化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这两套例题汇编了99、00学年的模拟试题,02、03、04学年第一学期各区统测试题,把这些试卷中合适的、新颖的试题整理编排起来,纳入我们自己的复习体系中。这个工作想了多年,一直想扩充《电磁感应》章节的例题习题,终于在本学期做好,形成了一个初稿。

本学期我们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学习、工作、进步。“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的工作和成果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我们从中体会到了“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的含义。

物理信息教研组  沈澜 2006.1


发布时间:2006/4/18 12:56:37  阅读次数:8961

2006 - 2024,推荐分辨率1024*768以上,推荐浏览器Chrome、Edge等现代浏览器,截止2021年12月5日的访问次数:1872万9823 站长邮箱

沪ICP备1803724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