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男女学生课堂表现差异整体情况
思来氏™
课堂温度是教学行为过程中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一个缩影,主要体现在教师对于学习环节的安排和掌控与学生在主动参与、被动参与、强跟随、弱跟随与走神五大行为指标的具体表现。结合观察员对于高二(2)班英语课的现场观察与非现场观察的数据统计,制作出了该班级的课堂温度情况,结合课堂环节追踪学生课堂浸润情况的具体表现。
课堂环节的设计与安排是有效教学行为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运用不同教学策略、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不同的环节可以随着课程科目、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不同而机动地调整变化,但一切的安排与调整必须以学生合理有效地消化吸收课堂所学知识、及时操练巩固学习效果为前提。从时间分配角度来反观本次观察的高二(2)班课堂环节也是教师重新审视教学方法的一次机会。
从下图3.1中既能够看出学生在整堂课中的不同环节下具体课堂浸润行为表现,又可以按照教学环节反推学生们积极或消极行为表现的深层次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回顾整堂课程下不同环节时间分配情况以及各个教学环节实施的学生反馈效果,为今后教学策略的研究和课堂效果的思考给与借鉴与启示。
注:为更清晰呈现可视化的数据以及避免对比时重复出现,其余三节课——高二(2)班数学课、高二(7)班英语课、高二(7)班数学课详细数据图详见附录。在后续课堂的对比分析中将以简略形式展现。
1. 高二(7)班英语课与高二(2)班英语课对比
这两节英语课的教学内容是相同的,是一堂以句型、语法教授和操练为主的新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教师也是同一个人,甚至课堂的环节安排都几乎相同,因此对比观察这两节英语课的课堂数据能够较好的反应学生之间的差异。
如上图所示(详情可参见附录大图),我们可以看到,两堂课的课堂浸润度,呈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但在个别环节中,学生还是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状态,具体分析如下:
- 弱跟随:弱跟随在图中呈现为大片的淡色,说明课堂的主体状态是弱跟随,绝大多数学生在前半个多小时的听课过程中多数时间处于弱跟随的学习状态,学生听教师用英文讲授知识点,思考相关句型句式,如何遣词造句,观看视频等,外显行为方面多为学生看书本或听老师讲授状态;在处于课堂教授状态下时,男女学生的弱跟随状态并无明显差异。
- 强跟随:强跟随在图中呈现为多个山峰状的淡橙色,对比两节课学生的强跟随状态可以发现,在两节课的首尾阶段,是强跟随差异最大的阶段。就课堂环节来看,刚开始的环节是朗读课文,在这环节中,男生班男生表现出了比普通班的男女生更加投入的表现;而在后续的课堂环节中,可以看到普通班是不是会出现较高并且相对持久的强跟随现象,尤其是在课堂最后阶段,这是由于在观看视频以及学生表演时,普通班的男女生表现出更活跃的表现,而男生班男生对于视频则比较平淡。经初步分析,在有女生的环境下,男生可能存在更强的表现欲。
- 主动参与:主动参与在图中呈现为浓烈的红橙色,两节课中,仅在普通班英语课末尾处学生小组讨论与表演环节,出现了大片的主动参与,因在男生班中未有此对应课堂环节,因此无法对比分析。
- 被动参与:被动参与在图中呈现为稍弱于主动参与的橙色,在两节课堂中,出现的时长较长但人数不多,这是因为课堂上有频繁的问答环节,而学生都是有教师点名起来回答的。另外,在2班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可以观察到男生的状态大部分为主动参与,而女生的状态则大部分为被动参与。
- 走神:走神在图中呈现为较为醒目的蓝色,对比两节课可以发现,男生班中的走神现象更为频繁且持续,与普通班的走神现象有显著差异。值得一提的是,在普通班中的走神现象也多为男生。
2. 高二(7)班数学课与高二(2)班数学课对比
这两节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是基本相同的,但是无论是课堂环节、教师风格、教师个人等都是完全不同的。在这两节课的对比中,我们可以观察两个班级男生面对不同教师教授的风格时的不同反应。
如上图所示,两堂数学课的课堂浸润度整体情况较为相似,但是就观察到的现象来看,造成这种相似的正是由于男女学生的差异造成的,具体分析如下:
- 弱跟随:弱跟随状态依然占据课堂大部分,但与普通班相比,男生班的弱跟随状态更少。
- 强跟随:从图上看两个班级的强跟随现象差不多,但实际观察中发现,男生班的强跟随状态来源于积极的回答教师问题、与教师互动,而普通班的强跟随状态主要来自于女生认真记笔记;
- 被动参与:男生班中被动参与较少,即使在问答环节,一般也都会主动寻求回答问题;而在普通班中,有较多被动参与回答问题的现象。
- 主动参与:男生班男生在课堂问答环节中呈现非常主动的状态,有较多主动参与回答的现象;而普通班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没有此行为;
- 走神:看图可以感受到男生班的走神现象更为频繁变化(波峰起伏频繁),而普通班的走神现象相对平稳一些。
3. 高二(7)班数学课与高二(7)班英语课对比
这两节课的学生对象是完全相同的,改变的课堂内容与教师造成了他们完全不同的行为表现。对比观察这两节课能够较好观察男生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表现。
如上图所示,高二(7)班的数学课上学生主动参与的行为相对较多,由于教师提问回答问题的被动参与行为也不少,主要分布在教师和学生讨论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的提问环节与做题环节中;诸如集体回答教师提问 、点头、微笑、记录笔记等强跟随行为只占全体学生的较少部分,多数学生在课上处于弱跟随的听课状态,在上课前半程和后半程出现过2次较大范围的强跟随行为表现,在课中时段多数学生是弱跟随的状态;走神的学生也相对较多,尤其是位于后排的学生,没有听课或做其他事情的表情明显。高二(7)班的英语课上学生主动参与的行为几乎没有,多数学生时由于教师的提问,被叫起来回答教师的问题,所以被动参与的行为分布跟随教师的提问环节发生;在课前于课中的集体朗读环节,学生跟随广播或音频集体朗读课文,表现出较大范围的强跟随行为,多数学生跟随录音中的声音朗读课文,除此以外,大部分学生在多数时间里多是弱跟随的学习状态,听教师教授知识,或低头看课本;走神的学生相对较少,多数学生能够跟随教师授课的思路,只是再下课前的一段时间里走神学生的数量有所增加。可以发现,(7)班学生在面对不同教师、不同课程内容与形式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有着显著地差异。无论是教师风格还是课程内容,对于(7)班学生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4/2/13 上午7:17:38 阅读次数:4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