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信息教研组工作小结

沈澜 2007.1

一、两个《纲要》的学习探索和实践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教育,一直以来是一个难点,我们在网络上多次查找,都没有相关的报道和资料。教研组经过讨论,决定依据二期课改新教材,按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结合物理学史知识,查找相关的中国古代科学中的物理学知识,发掘前人在物理学上的贡献。这些素材既可以充实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目前初步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资料:中国古代典籍《墨经》中的物理知识,我国第一部手工业工艺技术典籍《考工记》,《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这方面的工作,由沈澜和刘寅星合作承担了校级教科研课题,以教科研课题为引领,开展工作。

二、增效减负,高中“十六字决”教学研究方案

我校的市级课题,增效减负“十六字决”教学研究方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总指导纲领。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都可以由此展开。“十六字决”:任务驱动、优化组合、激活储备、融会贯通。他们的内涵与诠释是:任务驱动,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组合就是根据优化教学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组合,使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激活教师储备,核心是激活教师教的内在驱动力。“融会贯通”出自《朱子全书》卷三《学致知》,其中的融会即融合领会,贯通即透彻理解,是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而透彻的理解。

根据学校教科研室的安排,本学期组内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对“十六字决”的理解,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完成了新模式教案。

三、落实教学常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在学校计划和校长的要求下,作为教研组长深入备课组了解实际情况,参加备课活动,听课评课。与老师们探讨交流,相互学习,有许多收获和体会。在这一学期里,我主要到高二年级。由于近几年来,我校首次在高二年级根据加试学科进行分班教学,高二年级又逢二期课改新教材试点,教材、进度、内容都是全新的。高二年级物理会考要求和高考要求并存,备课量大,补充内容和补充知识点占相当比例。在高二年级参加备课活动,然后听同教材同进度不同教师上的课,课后和老师们分析得失,交流课堂教学经验,不同分格的老师之间也多了磨合的机会。

这学期,范璟老师的公开课《直流电动机》,区物理名师工作室导师庄起黎和第二期工作室成员前来听课交流。范璟老师创新的实验设计,自然贴切地开展《两纲》教育,获得校内外老师的一致好评。新教师蔡伟昊老师来我校工作以后,勤奋好学,刻苦踏实,开设的公开课《力的合成》、《牛顿第一定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大家的肯定。在期末考试中,蔡伟昊的班级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发布时间:2007/3/23 14:56:57  阅读次数:9743

2006 - 2024,推荐分辨率1024*768以上,推荐浏览器Chrome、Edge等现代浏览器,截止2021年12月5日的访问次数:1872万9823 站长邮箱

沪ICP备1803724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