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物理量全家福
力学:(1)位移s,(2)路程s路,(3)时间t,(4)时刻t,(5)平均速度v ,(6)瞬时速度v,(7)加速度a,(8)质量m,(9)力F(重力G、弹力N、摩擦力f),(10)线速度v,(11)*角速度ω,(12)周期T,(13)转速n(频率f),(14)振幅A,(15)波长λ,(16)功W,(17)功率P,(18)能E(动能Ek、势能Ep、机械能E);(其他:动摩擦因数μ)
热学:(19)分子动能,(20)分子势能,(21)内能,(22)热量Q,(23)温度T,(24)体积V,(25)*压强p;
电磁学:(26)电量q,(27)电场强度E,(28)电势φ,(29)电势能Ep,(30)电压U,(31)电流强度I,(32)电阻R,(33)磁感应强度B,(34)磁通量Ф。(其他:效率η)
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以上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填写过程中你能同时说出该矢量的方向是如何定义的吗?)
2.说出以下物理量的大小关系:
(1)a1=3 m/s2,a2=-5 m/s2,加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
(2)W1=3 J,W2=-5 J,做功较多的是________;
(3)Ep1=3 J,Ep2=-5 J,重力势能较大的是_________;
(4)φ1=3 V,φ2=-5 V,电势较高的是_________;
(5)Ф1=3 Wb,Ф2=-5 Wb,磁通量较大的是_________。
【答案】
1.(5)(6)(7)(9)(10)(27)(33)
2.a2,W2,Ep1,φ1,Ф2
2.一人看到闪电12.3 s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m/s~340 m/s,光速为3×108 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
(1)通过计算解释这种方法的原理;
(2)若声速增大2倍,是否仍能通过这种方法进行估算?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答案】
(1)\(\frac{s}{{{v_声}}}\)-\(\frac{s}{{{v_光}}}\)=Δt,
由于光速很大,光传播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上式可变为
s=v声t≈0.34t km
(2)s≈0.68t,不能
3.汽车以初速度v0=20 m/s沿水平路面行驶,至A处开始以加速度a=-2 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该汽车行驶至s=36 m的B处需要多少时间?
【答案】
2 s
4.光电门直接测量的是挡光片的挡光时间Δt,然后计算机根据输入的挡光片宽度d算出挡光片通过光电孔的平均速度\(\bar v\)=\(\frac{d}{{\Delta t}}\),由于时间很短,可以将这个平均速度作为挡光片前边缘位于光电孔的瞬时速度。
(1)试利用“时间中点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这个推论,说明在加速运动中,光电门测出的瞬时速度大于真实的瞬时速度;
(2)若挡光片减速通过光电门,则测出的瞬时速度比真实值大还是小?
【答案】
(1)光电门测出的速度实际上是前边缘经过t/2之后的瞬时速度,在加速运动中,这个瞬时速度要大于前边缘的瞬时速度。
(2)小于
5.一物体自地面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撤去外力,又经过相同的时间t落回到地面。求(g取10 m/s2):
(1)a的大小?
(2)撤去力的瞬间的速度v1与落地速度v2的大小之比。
【答案】
(1)\(\frac{{10}}{3}\) m/s2
(2)1∶2
【解析】
(1)匀加速过程有:s=\(\frac{{1}}{2}\)at2
竖直上抛过程有:-s=v0t-\(\frac{{1}}{2}\)gt2=(at)t-\(\frac{{1}}{2}\)gt2(注意:公式中的-s是关键所在)
联立以上两式消去s,有
\(\frac{{1}}{2}\)at2=-(at2-\(\frac{{1}}{2}\)gt2)
a=\(\frac{{1}}{3}\)g=\(\frac{{10}}{3}\)m/s2
(2)匀加速过程有:v1=at=\(\frac{{10}}{3}\)t
竖直上抛过程有:v2=v1-gt=\(\frac{{1}}{2}\)t-10t=-\(\frac{{20}}{3}\)t
大小之比为1∶2
11.下面四种情景分别对应了摩擦力概念中易错的地方,请填上对应的字母:
(1)图_____说明物体静止时,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2)图_____说明物体运动时,也可以受静摩擦力作用;
(3)图_____说明摩擦力方向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4)图_____说明摩擦力方向也可以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答案】
a、bd、bc、d
12.已知一个力F的大小为10 N,将它分解成两个分力F1、F2,已知F和F2的夹角为30°,则F1的最小值为________N,F1最小时F2的值为_________N。
【答案】
5,5\(\sqrt 3 \)
13.在下列各力中按照性质命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其余都是按照效果命名的。
(1)重力 (2)弹力 (3)压力 (4)拉力 (5)支持力 (6)摩擦力
(7)阻力 (8)下滑力 (9)万有引力 (10)引力 (11)斥力 (12)向心力
(13)回复力 (14)分子力 (15)电场力(库仑力) (16)磁场力(安培力)
(17)核力
【答案】
1、2、6、9、14、15、16、17
14.把已知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使其中的一个分力大小也为F,则( )
(A)这是办不到的 (B)另一分力一定等于零
(C)另一分力一定也等于F (D)另一分力的值可能大于F
【答案】
D
15.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绳上套有一个轻质的光滑小圆环。用力F拉着小环水平向左缓慢移动,物体与环不接触。用T表示绳中拉力的大小,在环移动的过程中( )
(A)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B)F逐渐变小,T保持不变
(C)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D)F逐渐变大,T保持不变
【答案】
D
31.A为实心木球,B为实心铁球,C为空心铁球,三球中A和C质量相等且小于B球质量。现A、B、C三球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且受到的阻力相同,则三球落地时间是( )
(A)三球同时落地 (B)B先落地,A最后落地
(C)A、B同时落地,C最后落地 (D)A、C同时落地,B在A、C前落地
【答案】
D
【解析】
mg-f=ma
a=g-\(\frac{f}{m}\)
由上式可知在f相同的情况下,m越大,a越大,即aB>aA=aC;
再由运动学公式t=\(\sqrt {\frac{{2s}}{a}} \),可得:tB<tA=tC。
正确选项为D。
3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倾角为30°,与水平面BC衔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一物体自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至C点停止,运动总时间为3 s,求物体滑行全部路程为______m。
【答案】
3.75
【解析】
a1=gsin30°=5 m/s2,a2=μg=1 m/s2;
\(\frac{{{v_B}}}{{{a_1}}}\)+\(\frac{{{v_B}}}{{{a_2}}}\)=t,\(\frac{{{v_B}}}{5}\)+\(\frac{{{v_B}}}{1}\)=3,解得v=2.5 m/s。
由图像法:s=\(\frac{1}{2}\)vBt=3.75 m。
33.下面哪些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
(A)正在拐弯的汽车 (B)匀速下落的雨滴
(C)绕地球匀速飞行的人造卫星 (D)正在启动的火车
【答案】
B
2006 - 2023,推荐分辨率1024*768以上,推荐浏览器Chrome、Edge等现代浏览器,截止2021年12月5日的访问次数:1872万9823。 站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