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 夸克模型的发展

9.19.1 J/ψ 粒子的发现

20 世纪 70 年代,对强子结构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研究强子的弱作用时,发现把温伯格和萨拉姆的理论推广到包含强子时遇到了困难。为此格拉肖、伊利奥普洛斯(J.Iliopoulos)等人于 1970 年提出有第四种夸克存在的假设。第四种夸克取名粲夸克(c、\({\rm{\bar c}}\)),带有粲数 c

1974 年丁肇中(1936— )的实验小组在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的 30 GeV 质子加速器和里希特(B.Richter,1931— )的实验小组在斯坦福高能物理实验室的 SLAC 正负电子对撞机(SPEAR)上分别独立发现了一个大质量、长寿命的新的窄共振态介子,称为 J/ψ 粒子。J/ψ 的质量是质子的 3.3 倍,寿命却比同样重的共振态介子长 1 000 倍。这种特性不可能用原有的夸克模型来解释,而用刚刚提出的第四种夸克,才能作出满意的解释,即:J/ψ 是由粲夸克和反粲夸克(c、\({\rm{\bar c}}\))组成。这一发现促使人们认识到,夸克不止三种,确实还有第四种夸克,这就打开了通向基本粒子新家族的道路,为建立新的更完善的理论提供了实验基础。

图 9 – 42  里希特和他的小组在一起讨论
图 9 – 43  20 世纪 70 年代丁肇中和他的小组正在展示所得结果

9.19.2 底夸克和顶夸克的发现

1977年 5 ~ 6 月间,莱德曼(L.M.Lederman,1922— )领导的小组在费米实验室寻找 μ 子时的实验中,又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 10 倍左右的长寿命窄共振态粒子,命名为 Υ(宇普西隆)。这个粒子由于其寿命长,在理论上被解释为一种新的重夸克底夸克 b 及其反夸克 \({\rm{\bar b}}\) 的束缚态。于是夸克的数量增加到 5 种。

底夸克发现后,实验上揭示底夸克在标准模型理论中的弱同位旋不等于零,它必定有一个伙伴,即第六种夸克——顶夸克 t 存在。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国的高能实验物理中心纷纷投入顶夸克的寻找:其中有德国汉堡的正负电子对撞机(PETRA)、美国斯坦福的正负电子对撞机(PEP)、日本的正负电子对撞机(TRISTAN)、欧洲核研究中心的质子对撞机(SPS)和正负电子对撞机(LEP)、美国斯坦福的正负电子对撞机(SLAC)。经过漫长的过程和反复的探究,最后在 1994 年,才有一个国际合作实验组——CDF(对撞探测器)组——在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质子一反质子对撞机(Tevatron)上获得了 12 个顶夸克存在的证据。1994 年 4 月 26 日这个组宣布其能量为(174±\(10_{ - 12}^{ + 13}\))GeV/c2[1],与理论预言相近。又经近一年的寻找,1995 年 3 月 2 日,在费米国家实验室召开学术会议,正式宣布顶夸克已被发现(准确地说,应该是确证了顶夸克的存在)。两个小组分别报告了他们的实验结果。CDF 组测得的 t 夸克质量为(176±8±\(10_{ - 20}^{ + 19}\))GeV/c2[2]。另一个组(DØ 组)也独立地探测到顶夸克的存在,测得 t 夸克质量为(199±10±22)GeV/c2[3]。两组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相符。

这样一来,夸克和轻子的数量都增加到 6 种,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从而构成了物质的“基本单元”。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得到的对物质构造的最基本认识。

底夸克和顶夸克的发现,使夸克模型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促进了标准模型理论的建立。

9.19.3 标准模型理论的建立

把夸克模型理论和量子色动力学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标准模型理论,它的主要内容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元是三代带色夸克和三代轻子(如图 9 – 44);这些基本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四种,即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后三种作用的媒介都是规范场;传递强相互作用的是胶子,传递电磁作用的是光子,传递弱相互作用的是中间玻色子 W+,W和 Z0。在现有实验条件下,标准模型能够比较满意地解释粒子物理学的主要规律,并且得到了大量实验事实的支持。但是也有一些重大问题尚待解决。例如,标准模型中包含了不少于 19 个待定参数,需由实验确定;这个理论的基石之一是希格斯机制,可是它所预言的希格斯粒子却至今未找到(:希格斯玻色子,2012 年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运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通过实验发现,可参见 201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出有关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论),人们只有期待比现有的能量更大的加速器问世,才能作出明确的结论。

图 9 – 44  物质的标准模型

下面以一幅示意图(图 9 – 45)表示各种相互作用走向统一的进程。

图 9 – 45  相互作用大统一的进程

[1] Abe F,etal.(CDF Collaboration),Phys.Rev.D,1994(50):2966

[2] Abe F,etal.(CDF Collaboration),Phys.Rev.Lett.,1995(74):2626

[3] Abachi S,etal.(DØ Collaboration),Phys.Rev.Lett.,1995(74):2632

文件下载(已下载 5 次)

发布时间:2024/3/4 20:23:14  阅读次数:483

2006 - 2024,推荐分辨率1024*768以上,推荐浏览器Chrome、Edge等现代浏览器,截止2021年12月5日的访问次数:1872万9823 站长邮箱

沪ICP备1803724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