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光速的测定

光的速度究竟有多大?水中光速和空气中光速究竟哪个大?这是物理学家一直非常关心的问题。开普勒主张光速无限大,笛卡儿也持类似观点,但是在推导光的折射公式时,不得不假设光在两种不同的媒质中的速度是不同的,甚至由于他运用微粒说来解释光的折射,他最后不得不作出光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还要快的结论。而主张波动说的惠更斯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光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慢。究竟是更快还是更慢,只能靠实验来决定。这就引起了物理学家对测定光速的关注。

最早的光速实验是伽利略做的。他让两位助手在夜间各执一盏灯,站在相距很远的两个山头上,甲先打开灯,乙看到甲灯亮后立即也打开灯,光传到甲处,立即记下时间。光在两山之间往返一次,即可从距离与时间之比求出光速,但是由于光速太快了,实验者根本无法区分甲乙两人开灯的先后,更来不及记录时间间隔。后来伽利略的学生加长距离,改用望远镜观察,也未奏效。伽利略的光速实验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他的设计思想对后人很有启发。

罗默在 1676 年首先获得光速有限的证据。他定期观测木星的卫星运动,如图 4 – 29,发现由于木星的遮掩造成的卫星蚀,时间间隔不规则。经过仔细推算,他证明这是由于地球运行在轨道的不同部位,光从木星卫星传到地球的时间有差异的缘故。1676 年 9 月罗默向巴黎的法国科学院宣布,预计在 11 月 9 日 5 时 25 分 45 秒发生的木星卫星蚀将推迟 10 分钟。巴黎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莫不嗤之以鼻。等到那一天,众人守在天文望远镜旁,想看罗默的笑话。哪里想到,卫蚀不迟不早,正好推迟十分钟。

图 4 – 28  罗默在观察天体
图 4 – 29  罗默的木星卫星运动示意图

后来惠更斯根据罗默的观测数据,推算出光速 c 约为 2×108 米/秒。

1728 年英国天文学家布拉德雷(James Bradley,1693—1762)根据恒星的光行差再一次得出光速。他曾长期观测某些恒星的方位,数据经过仔细校正后,把恒星一年十二个月的位置折算到天顶,发现都是一些圆形轨迹。难道恒星的位置不恒定吗?布拉德雷苦思不得其解。据说,有一天他乘帆船航行,偶然注意到当船改变航向时,船帆上的旗帜飘向不同方向,他猛然省悟,这不就是一种相对运动吗?恒星的圆周轨迹正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缘故。根据圆周轨迹的半径对地球所张的角(叫做光行差角)及地球公转的速度,布拉德雷求得光速 c = 3.1×108 米/秒。

图 4 – 30  布拉德雷
图 4 – 31  光行差角示意图

在地面上用实验方法测量光速直到 19 世纪 50 年代才由法国人斐索(A.H.Fizeau,1819—1896)和傅科(J.L.Foucault,1819—1868)实现。他们年轻时曾是合作者,一起进行过许多研究。上面提到的法国著名物理学家阿拉果,曾设计过一种方法,用旋转镜 SS′ (如图 4 – 32),反射从电火花 Ⅰ 与 Ⅱ 同时发出的光线 1 和 2,在光线 1 的路径中安置水管,光线 2 则通过空气,由此比较光在水中和在空气中的速度。这就是旋转镜法的前身。阿拉果眼睛不好,就让斐索和傅科两人合作进行这项实验。

图 4 – 32  阿拉果的旋转镜

开始时,斐索和傅科合作得很好,两人共同商议如何用旋转镜测量光速。他们认识到凹面镜可以将光会聚从而保证光的强度。遗憾的是,后来两人发生争执,致使合作关系破裂。于是两人分别做了光速实验,方法上大同小异。

1849 年斐索先用旋转齿轮法求得光速 c = 3.153×108 米/秒。他是地面上用实验方法测定光速的第一位实验者。实验装置如图 4 – 33 所示。光从半镀银面 m 反射后经高速旋转的齿轮 W 投向反射镜 M,再沿原路返回。如果齿轮转过一齿所需时间正好与光往返的时间相等,就可经半镀银面观测到光,从而根据齿轮的转速计算出光速。

图 4 – 33  斐索的旋转齿轮法
图 4 – 34  斐索

次年,傅科用旋转镜法比较水中和空气中的光速,获得成功。实验装置如图 4 – 36 和图 4 – 37,光线经旋转镜 m 反射到 M 与 M′,T 管中充满水,一束光经空气折返,一束光经水管折返。结果发现,从水中通过的一束总比从空气中通过的慢,可见水中的光速比空气中的光速慢,这正是惠更斯根据光的波动学说所作的预见。

图 4 – 35  傅科
图 4 – 36  傅科用旋转镜法比较光速
图 4 – 37  傅科的旋转镜

1862 年,傅科改进了他的装置,直接用于测量空气中的光速,得 c = 2.98×108 米/秒。

第三位在地面上测到光速的人是考尔纽(A.Cornu,1841—1902)。1874 年他改进了斐索的旋转齿轮法,取得更精确的结果,光速 c = 2.999×108 米/秒。

1879 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孙(Albert Abraham Michelson,1852—1931)又改进了傅科的旋转镜法,测得光速 c =(2.999 1±0.000 5)×108 米/秒。

图 4 – 38  迈克耳孙 27 岁开始做测定光速实验,这时他正在美国海军学院担任物理教师

迈克耳孙的实验非常精湛,他把毕生精力沉浸在光学实验之中,以光速精密测量作为己任,对结果精益求精。1883 年,他测得 c =(2.998 53±0.000 60)×108 米/秒。40 多年后,他又将旋转镜法发展为旋转棱镜法,如图 4 – 39。棱镜在旋转过程中,间断地用相反两面反射光线,棱镜相反两面分别起发送和接受信号的作用。两块巨型凹面镜分别设在相距 35 公里的两山之巅,光速的测量结果是 c =(2.997 96±0.000 04)×108 米/秒。

图 4 – 39  迈克耳孙(1926 年)的光速实验示意图(这是他的手迹)
图 4 – 40  迈克耳孙晚年仍亲临观测现场

光速是基本物理常数之一。它的测定花费了好几代物理学家的心血,方法不断改进,测试结果越来越精,特别是由于激光的应用,光速已成为最精确的基本常数之一。1973 年国际标准值 c = 299 792 458 米/秒。1983 年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将光在真空中在 1/299 792 458 秒的时间隔内运行路程的长度作为“米”的新定义。1986 年,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又规定 1973 年的光速国际标准值为精确值。也就是说,从此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不再变动了,人们就认定它精确地等于这一国际标准值。

光速的测定在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对微粒说和波动说作出判决,只是其历史意义的一例。第 3 章曾经讲到,麦克斯韦在研究电磁理论时,当他发现理论推出的电磁波速度正是光速时,他抓住了一个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说明光就是电磁波。爱因斯坦也跟光速有特殊的缘分,他正是从光速不变的假设出发,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可见,光速测定的丰硕成果既反映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推动了科学理论进一步发展。

文件下载(已下载 5 次)

发布时间:2024/2/14 15:07:14  阅读次数:359

2006 - 2024,推荐分辨率1024*768以上,推荐浏览器Chrome、Edge等现代浏览器,截止2021年12月5日的访问次数:1872万9823 站长邮箱

沪ICP备1803724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