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热现象的早期研究

热学这门科学起源于人类对冷热现象的探索。从遥远的古代开始,人类就跟火打交道,学会利用火改造自然,为自己服务,从而获得了一种征服自然的有力武器。通过观察和实践,人们积累了大量有关烧、烤、物 体受热以及由此引起物性变化的知识,其中包括:热胀冷缩、蒸发凝结、冶炼烧焙等现象和运用这些现象的经验。大约到 17、18 世纪,测温学有了发展,进而产生了量热学,人们做了许多定量实验,热学才发展成为精确的科学。但是由于热学现象比较复杂,热学概念比较抽象,易于混淆,因此热学的发展远比力学晚。

2.2.1 温度计的发明和改进

冷热的观念从古就已有之,早在我国战国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根据水的结冰来推知气温下降的程度。汉代初年有一种“冰温度计”,按文献记载,“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暑”,意思是说,观察瓶里冰的融化或增厚,就可知气温的变化。

古人也知道利用光的颜色判断温度的高低,“炉火纯青”就是形容炉温达到最高点时火焰从红色转成青色的意思。

最早有意识地依靠热胀冷缩来显示温度高低的是 16 世纪的几位科学家,其中有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伽利略发明温度计,时间大约是 1593 年。据他的学生描述,有一天,伽利略取一个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玻璃泡接到像麦秸一般粗的玻璃管(图 2 – 1),管长约半米。用手掌将玻璃泡握住,使之受热,然后倒转插入水中,等玻璃泡冷却后,水升高约二三十厘米。伽利略用水柱的高度表示冷热程度,测量了不同地点、不同时候、不同季节的相对温度。

图 2 – 1  伽利略最早的温度计

伽利略曾经学过医学,显然他是想利用这个温度计来测量人的体温。但他的温度计有一个重大缺点,就是大气压会对水柱高度产生影响,而且温度计插在水盆里用起来很不方便。

法国化学家雷伊(J.Rey)将伽利略的温度计做了一点改进,他把玻璃泡调头放在下方,从上面灌进一定量的水,于是温度计可以携带了。但水会蒸发,温度仍然不很可靠。不久,在意大利出现了把酒精或水银密封在玻璃泡中做成的温度计。为了表示温度的高低,在玻璃管上标有刻度,管子太长,就做成螺旋状。图 2 – 2 是当时发明的一种弯管温度计。可惜,刻度没有统一标准,不适于推广使用。

图 2 – 2  弯管温度计

通过实践,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为了有效地测量温度,必需选取某些温度作为标准点。惠更斯推荐水的冰点和沸点作为标准,玻意耳(R.Boyle,1627—1691)认为冰点会随纬度改变,建议用大茴香油的凝固点作为标准。牛顿则选用融雪温度和人体温度作为温标,并将这中间分成十二等份。1703 年,丹麦学者罗默(Ole Rӧmer)则选用冰、水和食盐的混合温度作为零点,因为这是当年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德国人华伦海特(G.D.Fahrenheit)从罗默的工作得到启发,也研究了温度标准。1714 年,他用水银代替酒精作为测温物质,于是就有可能利用水的沸点。他做了许多实验研究水的沸腾,认识到水的沸点在大气压一定的条件下是固定的,不同的大气压下,沸点会有所改变。他把结冰的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0°,以健康人的体温为 96°,中间的 32° 正好是冰点,后来又确定水的沸点为 212°,这就叫华氏温标,以 ℉ 表示。

华伦海特的工作推动了精确温度计的发展,在欧洲大陆,他的温度计使用很普遍。

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A.Celsius)1742 年创制的温度计是在水的冰点和沸点间分 100 等份。不过,他为了避免冰点以下出现负温度,定冰点为 100°,沸点为 0°,和现行的摄氏温标(以 ℃ 表示)正好相反。我们现在的摄氏温标是 1743 年法国人克利斯廷(Christin)首先采用的。从伽利略到摄尔修斯,大约经过了 180 年,在这些漫长的岁月里,温度计几经沧桑,逐渐完善。有了温度计,没有温度标准和分度规则也是不行的;而温度标准则有待于物态变化的研究。所以,温度计的发展历经这么长的时间。而一旦建立了完善的测温术,热学的实验研究也就蓬勃地展开了。

2.2.2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蒸汽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公元 50 年,希罗(Heron)发明过一种演示用的蒸汽轮球,如图 2 – 3。当加热后蒸汽从喷嘴喷出时,轮球就会沿相反方向旋转。可是当时这一创造成果并没有得到实际应用,发明者自己也没有这种打算。一千多年过去了,当工矿业有了发展,才有人企图制造从矿井里排水的蒸汽泵。1630 年就有人曾因发明以蒸汽为动力的提水机械而获专利,不过所有活动都只限于设计或试制,没有实用价值。德国的巴本(D.Papin),英国的萨弗里(T.Savery)和纽可门(T.Newcomen)可以说实际上是蒸汽机的发明者。

图 2 – 3 希罗的蒸汽轮球

萨弗里是英国工程师,他在 1689—1712 年间,先后创制了几种蒸汽机。其中有一种直接用于提水的机器,如图 2 – 4。工作原理是:蒸汽从锅炉通过打开的阀门进入汽包,再把水从那里通过活动阀(这时另一活动阀关闭)压到储水池,当汽包中的水所剩无几时,关上阀门,从水箱向汽包放水冷却,于是汽包内形成负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从吸筒进入汽包。如此周而复始,达到连续抽水的目的。这种蒸汽机提水的高度据说只有 7 米,每小时可提水十几吨。但它需有人每隔十几秒关一次阀门。如果忘记及时启闭阀门,就有可能引起锅炉爆炸。再加上矿井很深,往往需用几台蒸汽机分几个台阶提水,既不经济,也欠安全,厂矿主不大愿意采用。

图 2 – 4  萨弗里的蒸汽机

纽可门的蒸汽机是进一步改进的产物。纽可门是一位铁匠。他在活塞(图 2 – 5)上加了一庞大的摇臂,摇臂的一侧挂有平衡重物,重物下面连着抽水唧筒杆。重物由于自身重量下降时,拉活塞升起,蒸汽从锅炉经过打开了的阀门进入汽包,这时通向汽包的水门打开,冷水从水箱进入汽包,使蒸汽冷凝,汽包内形成负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活塞向下移动,将抽水唧筒杆提起。

图 2 – 5  纽可门的蒸汽机

纽可门蒸汽机的优点是把动力部分的抽水唧筒分开,气压较低,比较安全。后来又有人用飞轮把阀门启闭的工序自动化,于是就有不少矿山乐于采用。

然而,纽可门蒸汽机的效率非常之低,直到 1769 年瓦特(James Watt,1736—1819)作出进一步改进(图 2 – 6),蒸汽机才得到广泛应用。

图 2 – 6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瓦特是苏格兰发明家,1736 年 1 月 19 日生于格林诺克的工人家庭里,由于家庭影响从小就熟悉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18 岁到伦敦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工,学会了使用工具和制造器械的手艺。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努力实践,掌握了制造罗盘、象限仪、经纬仪等复杂仪器的技术。后来瓦特进到格拉斯哥大学,负责教学仪器的修理,在修理工作中进一步熟悉了这种蒸汽机的结构,搞清了它的原理,并找到了效率低的原因。原来,纽可门蒸汽机的汽缸每次推动活塞后都要喷进冷水,使蒸汽凝结,所以汽缸要反复加热,白白消耗掉许多热能。1769 年瓦特发明冷凝器,解决了制造精密汽缸和活塞的工艺,创造了单动作蒸汽机。经过不断试验,他又发明了双动作蒸汽机,从汽缸两边推动活塞动作。他利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他还设计了离心式节速器控制蒸汽机的转速。经过他一系列革新,蒸汽机逐步完善,效率也大有提高。工业界广泛采用蒸汽机,促进了产业革命的到来。

2.2.3 热质说的兴起

在 18 世纪中叶之前,人们往往把热和温度混为一谈,两个概念混淆在一起。当时人们常说:“某某物体损失了多少度热”,其实这里热指的是温度。著名化学家布尔哈夫(Herman Boerhaave,1668—1738)也没有分清这两个概念,1724 年他写道:"相同体积的不同物体应含相同的热量,因为不管温度计插在哪里,都指示同样的热度。”显然,他在温度和热量间没有找到正确的关系,他还没有热容量的概念。

不过,布尔哈夫对热学还是有贡献的,他根据物体混合时热量交换的现象,首先提出了热量守恒的思想。他写道:“物体在混合时,热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例如,将 40 ℃ 的水和同体积的 80 ℃ 的水相混合,混合后的水温应为 60 ℃。实验证明,情况正是这样。但是如果将 40 ℃ 的水和同体积的 80 ℃ 的酒精相混合,就不是 60 ℃,而是低于 60 ℃。布尔哈夫没有办法解释这一事实。

1740 年左右,俄国学者里赫曼(Γ.Β.PихманHxMaH,1711—1753)用“混合法”研究热的传递。他根据经验建立了如下关系:

\[混合后的“热”(即温度) = \frac{{am + bn +  \cdots }}{{a + b +  \cdots }}\]

其中 mn … 是质量为 ab … 的物体的热(温度)。显然他还没有建立比热的概念,但上面的公式精确地表示了热量守恒的规律。

热量守恒定律是量热学中最核心的内容,英国化学家布莱克(J.Black,1728—1799)在这个定律的发现和运用上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图 2 – 7  布莱克

布莱克研究了不同温度的水和水银混合后的温度,认识到混合后的温度既不与这两种物质的体积成正比,也不与重量成正比,“以等量的热质加热水银比加热等量的水更有效,要使等量(指重量)的水银增加同样的‘热度’(指温度),更少的热质即已足够……可见,水银比水对热质具有更小的容量。”

就这样,布莱克发现了热容量。后来,他的学生罗巴松在 1803 年将他的概念加以发展,提出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比热。

潜热也是布莱克发现的。他受到两个实验的启示。

一个是卡伦(W.Cullen,1710—1790)的乙醚实验。乙醚的挥发性很强,蒸发时会出现骤冷现象。布莱克想,这显然是乙醚蒸气带走了大量“热质”,来不及补充的缘故。

另一个实验是华伦海特观察到的。他描述过这样一个现象,一盆水如果不受任何摇晃,保持绝对静止,往往可以冷却到冰点以下而不致凝固。布莱克正确地解释:这是由于静水中热量散失缓慢造成的。

布莱克自己做了这样的实验,他把 0 ℃ 的冰块和相等重量的 80 ℃ 的水相混合,结果发现,平均水温不是 40 ℃,而是维持于 0 ℃,冰的温度毫无变化,只是全部化成了水,可见,冰在融化时吸收了大量的热。

布莱克由此判断:物态转变的过程,不论是固化还是液化,都会同时伴有“热质”的转移。

这种转移用温度计是观察不出来的,所以,布莱克称之为“潜热”。

布莱克之所以能对众多的热学现象作出正确的说明,一方面是由于他做了大量的热学实验,深入地研究了其中的规律性;另一方面是他通过认真的分析,区分出热量和温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的工作也促使另一个错误概念得到巩固,这就是所谓的热质。他陷入了热质说的泥坑。热质说的大意是:热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热质)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总量守恒,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没有固定的形状,总是伴随着各种物体。物体温度升高,所含热质增多;物体温度降低,热质就转移到别的物体。热质说能解释许多热学现象,特别是混合量热实验。因为“热量守恒”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物质守恒”,所以布莱克的工作加强了热质的地位。到了 18 世纪末,热质说竟成了热学的统治学说,大多数科学家都相信热质说。

热质说对热的本质作出了错误的解释,但是以布莱克为代表的科学家仍然对热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8 世纪末著名化学家拉瓦锡(A.Lavoisier,1743—1794)继续从事量热学研究,他和法国物理学家拉普拉斯合作,做了许多热学实验,他们发明了精确测量热量的冰卡计。

图 2 – 8  拉瓦锡夫妇合作做实验

冰卡计的原理很简单,但结果甚为精确,装置如图 2 – 9 所示。器壁有三层,物质 B 放在内腔 A 室,它的温度比较高,使 C 室的冰逐渐融化成水,水经活栓 T 流到量杯。外层 D 也充满冰,起着维持在冰点的作用。由 D 流出的水排到另一容器,不必计量。称出量杯中的水重,即可求出 C 室冰所吸收的热量。这个装置设计得十分巧妙,可以用来测量各种物质的比热,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它的妙处就在于,除了水流经活栓和在冰上残留的水粒造成误差以外,避免了各种外界干扰的影响。

图 2 – 9  拉瓦锡和拉普拉斯的冰卡计
图 2 – 10  冰卡计实物照片

2.2.4 传热学的成就

以热质说作为主导思想的热学分支,除了量热学之外,还有研究传热现象的传热学。传热学从 18 世纪初就建立了定量的规律,这就是牛顿在 1701 年发表的冷却定律;热的损失率正比于温度差。用数学式可表述为

\[\frac{{{\rm{d}}Q}}{{{\rm{d}}t}} =  - \lambda (T - {T_0})\]

式中 dQ 表示物体单位表面上在时间 dt 内所损失的热量,T 为物体的温度,T0 为周围介质的温度,λ 为一系数。杜隆(P.L.Dulong,1785—1838)和珀替(A.Petit,1791—1820)在 1819 年发表论文指出,牛顿的冷却定律只在温度差较小时才适用。

兰伯(J.H.Lambert,1728—1777)也是研究热传导的先驱者,他曾经做过许多热传导实验,这在他死后的 1779 年出版的一本书《测高温学》中有记载,其中包括热沿杆的传播。他讨论了稳定状态下杆的温度分布,他还指出热射线与光线类似,是沿直线传播的,其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804 年,毕奥(J.B.Biot,1774—1862)根据热量守恒的思想建立了初步的热传导理论,接着傅里叶(Joseph Fourier,1768—1830)在 1807 年向巴黎科学院呈交了一篇关于热传导的论文。由于拉格朗日等人认为推理缺乏严密性,论文没有通过。1811 年,傅里叶呈交了修改过的论文,但仍未能在法国科学院的《报告》中发表。傅里叶继续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终于在 1822 年写成《热的分析理论》一书,这本书总结了他在这一领域内多年研究的成果。

图 2 – 11  傅里叶

在吸收或者释放热的物体内部,温度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在任何点上都随时间而变化,所以温度 T 是空间(xyz)和时间 t 的函数。傅里叶证明 T 必须满足偏微分方程

\[\frac{{{\partial ^2}T}}{{\partial {x^2}}} + \frac{{{\partial ^2}T}}{{\partial {y^2}}} + \frac{{{\partial ^2}T}}{{\partial {z^2}}} = {K^2}\frac{{\partial T}}{{\partial t}}\]

这就是三维空间的热传导方程。其中 K2 是一个依赖于物体质料的常数。傅里叶根据这一方程解决了在稳定状态下杆、球、环和立方体的温度分布问题。

傅里叶还研究了物体内部的热传导问题,总结出热传导公式

\[\frac{{{\rm{d}}Q}}{{{\rm{d}}t}} = KS\frac{{{\rm{d}}T}}{{{\rm{d}}x}}\]

式中 K 是依赖于导热物质性质的导热系数,dQ/dt 为通过厚为 dx 层的物体,每单位时间传导的热流量,它正比于层界面上的温度梯度 dT/dx 和层的面积 S

傅里叶的成果得到了泊松(Simeon D.Poisson,1781—1840)的肯定。泊松也是热学理论的先驱者,从 1815 年起致力于热传导问题,后来发表在他的《热的数学理论》(1835 年)一书中。

文件下载(已下载 9 次)

发布时间:2024/1/29 21:00:01  阅读次数:335

2006 - 2024,推荐分辨率1024*768以上,推荐浏览器Chrome、Edge等现代浏览器,截止2021年12月5日的访问次数:1872万9823 站长邮箱

沪ICP备1803724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号